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,持续完善顶层设计、强化工作部署,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、系统性跃升。
近日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,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,加快形成人机协同、跨界融合、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。
当前,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加速,正从试验探索步入价值创造新阶段,深刻重塑经济社会各领域。一方面,人工智能经市场检验,已具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,在产业降本增效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成效显著,应用需求旺盛,正处落地关键期。另一方面,智能网联汽车、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等新产品不断涌现,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场景,智能体发挥重要作用。但同时,存在认知分歧、供需脱节、落地受阻等问题,亟需加强战略引导与统筹,深化对人工智能革命性影响的认识,全面推进科技创新、产业发展与赋能应用,为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《意见》明确了各阶段目标:到2027年,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,新一代智能终端、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%,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,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,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。到2030年,中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,新一代智能终端、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%,智能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,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。到2035年,中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,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。
为实现上述目标,《意见》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:
此外,《意见》还提出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,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、加强数据供给创新、强化智能算力统筹、优化应用发展环境、促进开源生态繁荣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、强化政策法规保障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等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从技术发展看,有助于顺应和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规律。从国内实践看,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。从全球形势看,有助于构建更高水平国际开放合作。
2015年,中国全面启动实施“互联网+”行动。十年来,中国互联网取得快速发展,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互联网应用企业脱颖而出。当前,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人工智能正从“辅助工具”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。在此背景下,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既是顺应全球技术创新趋势的必然选择,也是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、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抢占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举措。
信息来源:ESM China
日期:2025年8月29日